西南地区吨袋、编织袋专业生产厂家

设备精良 质量上乘 供货及时 价格合理

咨询热线:

13699058010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编织袋入山“装”出5000万元年产值

发布时间: 2025-11-26 作者:admin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别人都往海边跑,我们偏向山里来!”
11月11日,在位于安顺市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石板井村建材园的贵州关岭黔林塑业有限公司,面对如今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负责人王康用一句话,概括了当初应对企业经营困境时的那次关键“转向”。
这家以生产编织袋为主的企业,2024年10月毅然离开沿海商圈,从广东清远整体迁出,将新厂落子于黔中大山。
一年来的发展证明:“这步棋走对了”。该公司今年10月完成了对原有生产车间及生产线的全面改造升级,将4条半自动生产线升级为5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在产能规模、能源消耗、环保水平等关键指标上实现显著突破。
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轰鸣,工人们正将原料投入自动化生产线。经过多道工序,原料化为一根根规整的塑料丝线棒。在织造区域,一排排圆织机内,飞梭牵引着丝线纵横交织,顷刻间便织出不同规格、色彩的编织布,等待.终裁切成袋。
“公司产品主要用作建筑材料保护膜、服装包装袋、化工原料包装袋等。设备更新后,效率提高了近30%,每天可生产30余万个编织产品。”王康介绍,“预计今年可生产8800吨编织袋,实现5000万元年产值。”高速运转的机器,也带来了170余个就业机会,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回想2024年的夏天,他还在为公司面临的重重问题烦恼:沿海同类企业多,市场竞争压力大;原材料、工厂运行成本和用工成本较高;向主销售区云南等地的运输难度大……
“没想到来了一次关岭,所有的难题都找到了解法。”谈及“入山”的契机,王康笑着说。当时他到关岭洽谈业务,恰好遇到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经过调查,他发现这里不仅在政策、成本、区位上优势明显,甚至还有一个旧厂房等待接手。“真是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他当即有了“搬过来”的想法。
入驻过程非常顺利。收购旧工厂时,政府相关部门全程跟踪服务,确保合同快速签订。开业后,园区主动帮助解决用电、招工问题。“从接洽到投产,只用了两个月。”王康说。
工厂运行后,园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走访,提供“靠前服务”,现场回应企业诉求。当听说随企业从广东迁来的工人子女入学遇到问题,园区干部主动对接教育部门,全程陪同办理,直到孩子顺利坐进关岭实验学校的教室。
“政府真心实意帮企业解决问题,我们在这里扎根很安心。”王康感慨。对此,关岭自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王祥韦回应:“..的营商环境是..的‘梧桐树’、..的‘吸铁石’。我们要当好‘店小二’,把服务企业放在..位。”
吃下了“定心丸”,企业的发展动能更足了。目前,该公司在贵州本地的业务正快速拓展,并同步覆盖全国市场。王康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推进二期建设,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自动化水平。
政企同心,其利断金。一条条编织袋,正“织”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图景,也“装”出了山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可能。